在全球时尚零售领域,SHEIN正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名字。然而,很多人尚未意识到的是,在成为国内产业话题之前,SHEIN早已悄然融入全球消费者的日常生活。

海外顾客习惯性地在SHEIN选购商品,有人将其形容为“一座超级商厦”。从日常穿搭到季节节庆,丰富且极具性价比的新品持续涌现,精准匹配着不同消费场景下不断升级的需求。GlobalData数据显示,2024年SHEIN已占据全球时尚零售市场1.53%的份额,跃居行业第三,仅次于耐克与阿迪达斯,将ZARA、优衣库等传统快时尚巨头甩在身后。其报告进一步指出,SHEIN与亚马逊等零售商凭借高度便利性,正获得全球零售市场消费者的青睐。
在这一全球性增长背后,是中国制造业与数字商业模式的深度耦合。以“00后”王宁远为例,大学毕业后原本从事一份闲散工作,但很快他决定返乡接手家中服装厂,转型成为“老板”。面对缺乏行业经验、对制衣流程不熟悉的挑战,他积极寻求身边亲友的经验借鉴,并决定将业务重心转向跨境电商,特别是与SHEIN展开合作。王宁远一边从零学习服装生产的各个环节,一边借助SHEIN提供的数字化工具与赋能培训,精准把握海外消费趋势,以“小单快反”的模式进行产品测试与生产调整。这种以需求为导向的柔性供应链模式,与传统依赖经验的生产方式截然不同,不仅降低了库存风险,还实现了成本可控、流程可溯的精细化运营。在SHEIN的全面赋能下,王宁远工厂的日销量在不到一年内从1000件提升至5000~6000件,实现了数倍增长。

类似王宁远这样的转型故事在SHEIN合作商中并不少见。例如,汕头的石鹏飞在与SHEIN合作后,订单周期大幅缩短,日销量从二三十件提升至高峰期的数千件,年均增长率超过20%,并实现全年满产。同样,在“自主品牌+平台”的独特双引擎模式下,销售派对用品的朱晨宇通过SHEIN平台,借鉴其“柔性按需”供应链模式,结合平台趋势洞察,店铺年销售额突破2.4亿元,团队规模也迅速扩大。这些来自不同领域、不同规模的商家,都通过SHEIN优化了供应链效率,紧跟市场动态,成功拓展了各自的出海业务版图,展现出数字化与柔性模式对传统制造业转型的深远影响。
SHEIN能够带动众多商家共同崛起,核心在于其双轮驱动的战略:以“小单快反”的柔性供应链重构生产逻辑,并以持续技术创新作为底层支撑。这一模式虽非SHEIN首创,却被其成功实现规模化落地——通过小批量测试、快速返单的方式,SHEIN不仅实现了远超ZARA、H&M的供应链效率,更大幅降低了库存与资源浪费。而这一切的背后,是持续的技术投入与系统创新。自2023年SHEIN成立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以来,陆续开发并交付了近6000件精益工具,覆盖170多项创新,相关工序效率平均提升80%。近两年来,SHEIN在技术与精益化方面的投入已接近2亿元。
随着2023年平台模式的推出与“500城产业带计划”的推进,SHEIN进一步向全国近400城产业带敞开出海通道。其推出的“希有引力”计划降低入驻门槛,提供全链路运营支持;“爆单计划”则借助流量与趋势洞察,助力商家精准开发爆款。在这一生态中,商家与SHEIN形成了良性增长闭环:第三方品牌与制造企业不断实现转型与爆发,而SHEIN自身也以20%-40%的月均同比增长,持续领跑全球时尚电商赛道。
从个人创业者到传统制造企业,从服装到多元品类,SHEIN通过数字化工具和柔性供应链模式,正在帮助更多中国制造企业开拓国际市场。一个个像王宁远这样的创业故事,展现了中国产业带发展的新路径,也见证着中国供应链与国际市场更加紧密的连接。
标题:创新引擎驱动产业带成长:SHEIN助力中国制造出海新模式
地址:http://www.ruanwenj1e.com/a/hongguan/20251119/2070.html
上一篇:上一篇:从草原到餐桌7小时达!货拉拉企业版用“城配+空运”破解牛羊肉保鲜难题
下一篇:下一篇:没有了
